重庆市藕然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

服务热线:400-902-1056
新闻资讯

文化的传承

发布时间:2024-06-01 09:59:34

光绪年间,清末战乱使百姓生活贫苦。生活在黄河岸边渭河一带的百姓多以渔为生,以藕为食。而在乌林镇周家坝,有一位周阿公,其独特工艺的藕汤常常使邻居们都垂涎不已,数次探问均不详其工艺。

阿公在外出打鱼前,便将洗净的藕块放入陶瓷瓮中,掺入适量山间古井水没入藕块,置于土灶上,以木炭之星火,徐徐烹之三四时钟,待午间打鱼归来,持之热汤便可食。虽物质困乏,无任何调料,故食为天然莲藕的清香,并带着些许山间古井的甘甜。因阿公略辩识些草药,在外出途中偶采当归、虫草花、熟地等数种药材,炖于莲藕汤中,其味愈佳,并极大缓解了打鱼跋涉的疲惫。后其孙女及笄之年,邻人媒妁李家,携李家郎上门拜访,周阿公看其儿郎谈吐有礼,甚是满意,便炖莲藕排骨汤以待之。

李家郎归而传言道,未曾品过如此香甜的藕汤,其家人便会意到周家也钟意此事,即成就了一段姻缘。后乡里纷传周阿公钟意孙婿,以莲藕排骨汤接待,逐渐效仿成了风俗,凡男子上门,看桌宴有无排骨藕汤,便知女家是否有意。后来随着生活条件改善,排骨藕汤也渐渐出现在各种宴席接待中。以致流传至今,有了“无汤不成席”的说法,而鲜藕炖排骨也成为现当地人重要宴席的特色主菜之一。

虽周阿公已归古,但他煲制藕汤的古法工艺却由其子孙辈延传至今,并逐渐完善。后其曾孙辈迁居重庆,发现重庆地处盆地,气候闷.热,空气水湿,故重庆人喜好辣食,常吃火锅,因而有很多当地人沉浸在火锅中却也常深受其影响。

因承祖父辈喜好藕汤的饮食习惯,周先生想到鲜热的藕汤不仅能舒张人体毛孔排湿,除去体内多余湿气,而且藕汤具有排毒养颜、清热消痰的功效,是养生佳品。于是便想利用藕来传达颐养健康的理念。“藕然间”--一个专注健康餐饮的藕火锅品牌,便相继在重庆以及全国各地落地开花。